網站位置

華祖庵:神醫故居彰顯中醫藥文化歷史

2016.04.03

      位於市區永安街的華祖庵原名華佗廟,是為祭祀東漢時期傑出的醫藥學家華佗而建。華祖庵始建於唐宋年間,因廟的歷代住持皆為女僧,因此成為庵。

 

        幾經修葺,如今的華祖庵由廟祠、故居、古藥園和華佗中醫藥文化博物館四部分組成。華祖庵總佔地面積達到1.3萬平方米,現為安徽省重點保護單位和國家3A級旅遊景區。

 

        廟祠:殿宇輝煌肅穆莊嚴

 

        站在華祖庵的門外,看到門口雙獅雄踞,飽經滄桑的石雕上留下了歲月磨礪後的深深痕跡。華祖庵的負責人方亞亞介紹,這兩座石獅子來自譙城區十九裡鎮的鐵關帝廟,建成於明代,分為雌雄雙獅,二十世紀的70年代初石獅被運到華祖庵。“由於兩座石雕很重,平均每座有一噸重,在當時,共找了二十多個人,用了兩輛架車纔拉到了城裡。”方亞亞說。

 

        從景區入口進入華祖庵後便是廟祠部分。廟祠大殿正間上懸掛的“燮理通微”匾牌,是清嘉慶二年安徽巡撫朱珪親筆題寫。59歲的朱珪出任安徽巡撫,時安徽北部發生水災,此匾即是朱珪在皖北救災時拜謁亳州華佗祠所題。“燮理”是指中醫裡的陰陽調和,“燮理通微”是形容華佗的醫術出神入化,已經到了最細最微妙的地步。

 

        然而,朱珪所題寫的匾額後來毀於戰火之中。如今這塊匾額是由當時亳州的醫務界、書法界的知名人士劉德紹執筆書寫的。廟祠殿內的塑像是神醫華佗,他身穿長衫,頭頂方巾,腰系藥葫蘆。塑像神采奕奕,栩栩如生。

 

        故居:松蒼柏老竹翠梅寒

 

        繞過廟祠,來到了神醫華佗的故居。華佗字元化,他精研歧黃,兼通數經。一生不慕利祿,走街串巷,尋求方藥,為人療疾,濟世活人。在一兩千年前就創用酒服“麻沸散”實施剖腹手術,稱外科鼻祖。又創編“五禽戲”以仿生保健,開我國體育醫療的先河,醫術精湛、醫德高尚,後人頌為神醫。

 

        故居部分由元化草堂、存珍齋和益壽軒組成。中間的建築元化草堂,是華佗研讀經史、醫藥典籍的地方。門上懸掛“元化草堂”匾牌,草堂內的華佗著書像,是2012年由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像高2米,寬2。7米,採取青銅雕塑。

 

        方亞亞介紹,東廂房為益壽軒,是華佗當年為病人診治的場所,相當於今天的醫療室。當年華佗每天都在這裡為百姓診病,當然也少不了接待將士。他們整天舞刀弄劍,難免不皮傷肉破,華佗用擅長的外科醫術解除受傷將士的痛苦。據說,曹操、華佗兩人相識就是在這間場所裡。西廂房名存珍齋,是華佗存放中藥、炮製、研製中藥的地方。整個院落回廊相接,與廟祠相映生輝。

 

        古藥園:藥圃流香懮思千古

 

        繞過回廊,便進入了古藥園。據瞭解,回廊一側的水池便是洗藥池,是華佗當年洗滌藥材的地方。繞過洗藥池,一片竹籬扉間,那便是藥圃。華佗把野生的草藥引入田間種植並在華祖庵開闢了第一塊藥圃,大大提高了藥材的產量。藥圃內遍植菊花、芍藥花、射乾、曼陀羅、白術等中藥材。現在華祖庵內的很多植物大多可以入藥,在古藥園的另一側有一顆合歡樹,其樹皮和花均可供藥用,有安神解鬱、活血止痛、開胃利氣之功效。

 

        不僅如此,古藥園裡還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築叫“課徒館”,是華佗當年授徒、講學的場所,華佗較為有名的弟子有樊阿、吳普、李當之等。那一米多高、兩丈見方的高臺是“五禽戲”壇,可以想見,當年華佗在此經常打“五禽戲”鍛煉身體。

 

        “五禽戲”是華佗在總結前人引導養生術的基礎上,模仿虎、鹿、熊、猿、鳥五種動物的動作和神態,結合中醫學的陰陽、五行、髒象、經絡、氣血運行的理論創作而成的。“五禽戲”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傳統文化瑰寶,深受人們的喜愛。

 

        博物館:古樸厚重博大精深

 

        中國是世界醫藥文化發祥最早的國家之一,對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做出過巨大貢獻。穿過一座拱橋亭閣,兩層仿古水榭式建築出現在眼前,它就是華佗中醫藥文化博物館。為傳頌神醫華佗濟世救人的豐功偉績,讓更多人瞭解中國中醫藥文化的博大精深,亳州市委、市政府於2008年建館,並於2009年9月9日華佗誕辰日正式開館。

 

        據悉,整個文化博物館分為中醫藥起源、中醫藥五千年發展史、華佗和他的中醫藥成果、中醫藥資源和亳州現代中醫藥文化發展現狀五大主題展廳。從第一展廳的神農嘗百草開始,便走進了中國中醫藥五千年的發展歷程,感受中醫博大精深,俯首藥聖濟世青囊。古器、醫典、名醫、療法、中草藥……觀覽著展廳裡的一件件實物、一張張圖片,穿越千年時空,漫覽萬古藥香之感油然而生。

 

        華祖庵自開放之日起,緬懷先哲、瞻仰勝跡的遊客絡繹不絕。華祖庵已經成為世界研究華佗學術的中心,是亳州一處閃耀著無限風光的景點。

 

      編輯: 程江麗

 

      



 回新聞列表

TOP

Χ

此為外部連結, 即將離開這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