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東瑤崗發展新機遇 成為紅色旅遊勝地
2015.10.01
瑤崗獨特紅色記憶等待發掘
1949年4月2日~4月27日,瑤崗村作為渡江戰役總前委所在地,4月20日夜由總前委下達全面渡江的作戰決定,其中獨特的紅色記憶很多。
瑤崗村內與鄧小平書記等偉人有過親密接觸的老人王萬高回憶:1949年3月31日上午,解放軍戰士簇擁著騎馬的鄧小平、陳毅等官兵進入瑤崗村。寧靜的小村莊從未有過如此大規模的軍隊入駐,村民都過來看熱鬧。入駐瑤崗村的官兵多達千餘人。當時村裡每家每戶都入住了官兵。村民們驚訝地發現這支部隊與國民黨部隊的不同,以前國民黨部隊進村,不是殺雞就是宰牛,甚至翻箱倒櫃。解放軍戰士每天早上都會把家裡打掃得乾乾淨淨,把水缸裡的水裝得滿滿的。部隊的官兵對村民非常好,他們說話和藹,幫村民擔水掃地,教兒童唱歌。
據介紹,當時鄧小平需要喝茶水提神,有一次,警衛員忙不過來,臨時從村民家提了瓶開水。鄧小平、陳毅喝了幾口,發現水異常甘甜可口,問警衛員道:“他們的水是魏公井的,還是太平井的呢?我看什麼井都不是,是塘裡的水吧?”警衛員卻說的確是太平井水。但是為什麼這麼好喝呢?後來,他們到村民家訪問,才知道供應給官兵喝的水是鋼精壺燒的,而村民家的水是用泥火爐、泥瓦壺、柳樹枝燒的,因為材質的差別,水味才各有不同。鄧小平說還是泥瓦壺燒的水好喝啊!
要成為國內知名的紅色旅遊勝地
作為肥東縣乃至合肥市一處品位較高的旅遊資源,目前如瑤崗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紀念館存在體量和容量小、季節性參觀為主、留不住客的問題。業內人士認為,革命景點提供的產品大多數還是用簡單的圖片展示和櫥窗式的文物陳列,表現方式陳舊,參與體驗式的旅遊項目較少;走馬觀花式的參觀型旅遊活動,紅色旅遊產品單一,吸引力不足。從旅遊消費方式和旅遊消費結構來看:絕大部分屬於觀光旅遊,缺少文化體驗型、休閒享受型、旅遊購物項目,沒有旅遊特色商品。
肥東縣規劃局相關負責人認為,保護發展肥東瑤崗歷史文化名村還從三方面考量。城市發展的需求,合肥躋身長三角副中心,瑤崗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文物保護的協調,歷史文化保護傳承與村莊發展的和諧統一,瑤崗村在鄉村規劃建設及紅色旅遊發展過程中如何協調與文物保護及歷史文化傳承之間的關係變得越發重要。
將著力打造“一帶兩核三軸四區”
瑤崗村莊歷史傳統風貌格局上碧水環村,生態環境優良;村莊建築組織,機理清晰有序,但缺乏給水設施,缺乏旅遊服務設施。
規劃計畫在瑤崗村著力打造“一帶兩核三軸四區”,一帶即環村景觀帶,環村濱水景觀帶+環村景觀步道;兩核是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和兩處核心舊址群;三軸是兩橫一縱三條主題軸線,擁軍巷、愛民街、軍民路(象徵三路大軍);四區是紅色文化手工體驗區、主題民宿區、紅色美食區和農事體驗區。其中核心保護區將嚴格保護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文物本體:總前委舊址、參謀處舊址、華東局舊址、秘書處舊址和機要處舊址。恢復總前委舊址前古墩塘的歷史風貌:總前委舊址、參謀處舊址、華東局舊址、秘書處舊址和機要處舊址。逐步發掘保護警衛營、機關醫院、後勤處等遺址。嚴格控制核心保護區內居民住宅建築高度、風貌,以傳統江淮民居風貌進行控制改造。
建設控制區將嚴格控制村莊內原有肌理,對有需要進行新建的住宅在原宅基地基礎上進行翻建;對已有建築進行整治改造,整體風貌以江淮民居風貌為主,對已改造為徽派建築的民居進行保留,對其他風貌建築進行整治改造;對現有景觀進行改造提升。
在紅色旅遊發展內容方面,將豐富現有紅色活動內涵:定期維護保護文物,拓展文物背後的偉人故事;增加紅色文化體驗項目:增加村莊旅遊業態構成,豐富本地特色的紅色文化體驗活動;擴大紅色文化旅遊品牌:將紅色主題融入村莊景觀小品、豐富旅遊紀念產品與周邊旅遊專案產生互動。
同時服務設施也將不斷完善,比如完善給水管網和汙水處理設施建設、道路系統優化和增設停車設施。特別優化村莊東南角道路線型,接入橋頭集路,作為村莊東側主入口;結合現狀停車場爭取向南拓展,近期擴大停車場規模;結合東南角主出入口及東北角各設置一處遠期大型停車場地。
 回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