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祖庵,原名華祖廟,建於何時已不可考。從清代開始就進行多次的修繕工作,直到近代增設華佗紀念館。1980年又撥款維修,正式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進門正殿就可以看見華佗立像,高達2.7米。殿內陳列它的《華佗神方》、《華佗遺著》、《中藏經》、《華佗鄉土別傳》等著作。壁上雕塑反映出華佗的生平事蹟。
華佗字元化,一名敷。安徽亳州人,他一生尋求方藥,為人聞疾、濟世活人,對醫學的最大三個貢獻,一個就是在1600多年前就創用 “麻沸散”這個麻醉藥,施行剖腹手術,比西方早1300多年外科,因此為封為外科鼻祖。第二個則是創編“五禽戲”,養生保健,第三個貢獻則是將中藥種植推廣到民間,讓中藥保健能有今天深入生活的發揮,不得不歸功華佗,醫術精湛、醫德高尚,無怪後人頌為神醫。
華祖庵裡面,展示了華佗施行外科手術的過程以及工具,他所用來製藥的蔓陀蘿,目前是為禁花,難得一見,唯有在此館場可以在每年夏天看到開花。另外的貢獻- 五禽戲,即是1800多年前根據五種動物動作所發明的運動,分別是虎、猿、熊、鳥與鹿。分別對應身體的五臟六腑,達到健身養氣的功效。裡面也有一大片藥園,滿植芍藥、牡丹、白菊、曼陀羅、玫瑰棕櫚等名貴中藥草及花卉,可謂藥圃流香,四季繁花爭豔。另外的紀念館,陳列著大量的醫史文獻和文物展品,中國醫藥的發展歷程,以及中藥學當中的植物、動物、礦物三種元素,現場都有實物可供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