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西元前600年—前470年之後)姓李名耳,字伯陽,有人說又稱老聃。相傳生活在春秋時期。老子著有《道德經》,是道家學派的始祖,他的學説後被莊周發展。道家後人將老子視爲宗師,在道教中,老子是三清尊神之一,道教尊稱為「道德天尊」,俗曰「太上老君」,也是道教三清道祖之一。在漢桓帝時更是親自祭祀老子,把老子作為仙道之祖。也因此建立了天靜宮。
天靜宮建於東漢年間,剛開始稱為’’老子廟’’,因漢桓帝夢見老子降於大殿,於是頒旨在老子故居建廟祭祀。唐宋時規模龐大,帝王對老子尊崇至極,屢賜宮名,先為太清,後來就是現在的天靜。在經歷過多次的損毀,我們現在看到的渦陽天靜宮景區在1993 年在港、澳、台人士的鼎力贊助下修復相當成功,建築輝煌,佈局恢廓,蔚為壯觀,老君殿居中,高大崇隆為宮中主殿。其東有天齊廟、問禮堂,南有流星園、聖母殿、九龍井,西有太霄宮、玉皇殿,北有三清殿等。宮中殿閣林立,松柏交翠,莊嚴肅穆,氣勢非凡,堪稱中華道觀之最。
其中老君殿是天靜宮的主殿,殿內屹立老子、尹喜、東華帝君三尊青銅像,老子像高5.5米,是目前為國內最大的老子銅像。另外還有道教相關的三清聖祖、文武財神、送子觀音等等許多旁殿的供奉,天靜宮後方還有一處宅院,裡頭許多宋朝出土文物、尹喜墓,都是珍貴的古蹟。老子展廳則展示了老子生平事蹟與傳說,讓遊客更完整的瞭解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