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縣古城牆,建於南宋(1068~1224年),是棋盤式佈局的一座古城,也是全國屈指可數保存完好的城牆之一。由於壽縣地處皖中,自古為南北要衝,所以向來是兵家爭奪的地方。因此,歷代對其城垣修築頗為講究,屢毀屢建,日益堅固。明清以來,按照防禦戰爭和防洪的需要,又不斷進行整修。1958年,壽縣人民政府公佈其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已經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如清末狀元孫家鼐所記:“城堞堅厚,樓櫓崢嶸,恃水為險。” 古城基堅牆固,氣勢雄偉,城有東、西、南、北四門,氣勢磅礴,如蒼龍環繞,西元383年的前秦與東晉的淝水之戰,就發生在這裏。淝水之戰創造了中國軍事史上以少勝多的戰例,給後人留下了“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等歷史掌故。
古城牆本身曾延用了一些的古法像是磚縫曾使用糯米、石灰來黏,雖然經過多年修復已然不那麼明顯,但古意盎然的城牆仿若可以想像最初的模樣。地上的青石板還留有明顯的車摺印,九百年來人們來去城中的車輪印記見證著歷史。走進甕城內,四邊高大無比的城牆令人目眩,可想而知作戰時敵人進入之後,立即關門射箭的妙計,如同甕中捉鱉,可謂智取勝敵相當漂亮,達到古城防禦作戰功能。
進入在城內,可以仰觀城牆的高聳險峻,登上城樓,以一個勝利者之姿俯瞰一切,遠眺想像那古戰場上曾經有過的轟烈戰事,遠方的壽州大鼓依然在傳唱著,那一段關於壽縣的傳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