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江寺位於安慶市的長江邊上,由天王殿、大雄寶殿、振風塔、毗廬殿、藏經樓、人士閣、法堂、廣嗣殿等建築組成。殿堂巍峨,從十裏開外即能見其雄姿。迎江寺創建于宋開寶七年(974年),明光宗皇帝禦書敕名“護國永昌禪寺”。 清朝初年重建,以後續有整修擴建,終成沿江一帶名刹。清朝時期經歷多次毀去跟重建,還曾經由慈禧太后賜與“妙明園”匾額,現懸于藏經閣上。
寺的大門兩邊各置鐵錨一個,重約3噸,這是該寺有別於其他寺廟的獨特之處。據民間傳說,安慶地形如船,而在這裡的鎮風塔為桅杆,若不以錨鎮固,安慶城將隨江東去,故在這裡設了鐵錨。迎江寺內供奉彌勒佛像、釋迦牟尼佛,降龍伏虎十八羅漢、四大菩薩、四大天王等。以及藏經閣佛經萬餘卷,甚至有五百多年歷史的《妙法蓮花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附《心經》。
位於中心的振風塔,佈局多變,塔七層八角,共有一百六十八級石階盤旋而上,遊客登上二層以後,往往會碰壁找不到往上的門,有趣笑語不絕,每上一層,都需要特別尋找樓梯,而登上樓頂,映入眼簾的是長江天際橫流,豁然開朗,伴隨每層簷角所繫的銅鈴,隨風作響,悠揚遠送,一派遼闊的江景美不勝收。也讓鎮風塔有“過了安慶不說塔”、“萬裏長江第一塔”和“寶塔王”的美稱,歷史上許多文人墨客慕名而來,留下美好詩篇.
振風塔已被安徽省政府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寺以來香火興盛,延綿不絕。1949年後,政府多次對寺廟進行維修、保護。1983年迎江寺被列為漢族地區佛教中國重點寺院,殿堂樓閣也都修葺一新,成為安慶市的一顆明珠,嵌在長江之畔悠遠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