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孝肅公祠原是包公幼年讀書的地方,西元1488年改建為“包公書院”,1539年又易名為“包孝肅公祠”,現在看到的祠堂是李鴻章修復的,解放後中國政府也多次修繕。
包孝肅公祠主要是以詳實的史料和包氏家譜陳列,展示包公生平、氏族世系脈絡等。正殿端坐八尺高的包公塑像,王朝、馬漢、張龍、趙虎侍立兩旁,並置有龍頭、虎頭、狗頭三鍘,包公故事蠟像館還展式了知名的斷案故事,如陳世美、貍貓換太子等,祠東六角亭內有一“廉泉”古井,此古井來源相當有趣,相傳光緒年間有一太守遊覽至此,因天氣炎熱,喝此井水,即頭痛不止。原來這個太守是一貪官,故人們稱此井水為廉泉。而祠西的“流芳亭”為包公幼年讀書、玩耍處。